分享  
主頁 > 有用資料 > 地產新聞
今日地產新聞摘要
2025年7月26日
【大公報】言,二手樓價升幅16周最勁,收復今年失地。香港樓市近期呈現明顯回暖跡象,中原城市領先指數(CCL)最新報137.76點,按周上升0.97%,創下16周以來最大升幅,成功收復今年失地。市場人士預期,短期內CCL有望挑戰年初139.25點的高位,目前僅差1.49點或1.08%。

【明報】稱,一手私宅潛在供應10.1萬伙,近3年低,現樓貨尾佔2.7萬伙,上半年施工量按年減57%。本港私宅潛在供應持續減少,據房屋局公布,截至2025年6月底,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量,約為10.1萬伙,較今年第一季減少4000伙或約4%,除屬連跌5個季度外,更是自2022年第三季後、約11個季度新低(見圖)。業界分析稱,供應量回落、貨尾減少有助減輕市場銷售壓力,預料下半年減息周期,有助降低置業成本,整體市場氣氛可望改善。

【信報】稱,數月內多7幅熟地,添5100單位。周五房屋局公布最新的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連續5個季度下跌,惟數據顯示,未來數個月將有7幅土地可轉化成熟地,料提供約5100伙,單位數目創8個季度新高。另外,億京就元朗洪水橋一幅土地,最新落實原址換地,涉及的補地價14.28億元,有機會屬於前述7幅土地之一。

【文匯報】報導,北都區建設提速,億京洪水橋項目補地價14.3億。特區政府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,繼恒地夥新地今年4月達成首宗洪水橋 / 厦村新發展區原址換地申請後,億京旗下天水圍站附近的第19B區的商住混合用地亦與地政總署達成補地價協議,面積約1.54公頃,補地價金額14.28億元,將提供約93.6萬平方呎的住宅用途樓面面積及約22.6萬平方呎的非住宅用途面積,每呎地價約1,228元,估計項目落成後可提供約1,900個住宅單位。

【星島日報】曰,新盤旺場單日速沽約218伙。信和牽頭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凱柏峰III以現樓推售後取得不俗銷情,昨日推出200伙進行大模銷售,即日售出137伙;另新世界牽頭的黃竹坑滶晨II昨日進行首輪銷售,推出價單上的88伙發售,項目能承接上一期旺勢,即日售出81伙,兩焦點盤昨單日售出約218伙。

【HK01】報導,投資客「套股換樓」,斥299萬連租約購港逸軒一房,回報高達5厘!近期股票市場造好,帶動樓市交投。北角港逸軒一伙一房單位近日獲投資客垂青,該買家於股票市場獲利後,將資金轉投樓市「套股換樓」,以求穩定收租回報。最終新買家於無睇樓的情況下,斥資299萬元連租約購入該單位,成交呎價為14,950元。以現時市值月租約1.25萬元計算,租金回報率高達5厘。

【東方日報】指,二手蝕讓:映灣園三房賣740萬,4載貶兩成。二手樓價近年累跌不少,市場續現蝕讓買賣,新界藍籌盤東涌映灣園套三房機場海景戶,減價後以740萬元售出,單位約4年跌價逾兩成。